AICPA考试先考哪一门科目?

  • 来源: 高顿USCPA
  • 2018-08-10 09:44:01
  • 责编: socialking
  说到AICPA考试,许多留学财务生、金融业精英、财圈大咖们一定不陌生,职位晋级、薪水升级、人脉升级、财务理论升级通通少不得一张高含金量的财务证书。
  我们都知道AICPA有四科考试,包括REG、AUD、FAR、BEC,其实四科都有自己独特一面,比如REG是框架,BEC是概念,FAR是基础,AUD考的是思维,如果说我们将其分战术复习,是否会更容易通过考试呢?
  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份AICPA备考资料,里边有很多AICPA相关知识和AICPA易错题;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
  FAR,基础最重要,底子要打牢
  刚刚接触AICPA最建议优先备考FAR,这一科目是帮助理解其它科目的重要基础,在备考过程中,掌握FAR的计量、记账等基本概念,会在后期的学习中占有很强的主动性。
  FAR重计算
  学习这一科时,要先了解每个单元的概念、分类、确认与计量等,将基础概念框架搭建起来,然后逐一摸清楚细节地方,最后丰富整个知识体系。一旦脑子里有一个完整的概念,就能做好大体的处理与应答,这个时候就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出现,有了题感就有了做题冲动,有的刷题的概念,就会慢慢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初步了解。
  题目是做不完的,但感觉是来之不易的,一定要重质量,在高顿题库做完题,将自己刷过的题做好记忆,做好前后延伸与扩展,这样不仅是对后面的考试有举一反三的效果,也是一个高效学习方式。
AICPA,AICPA考试,AICPA考试先考哪一门科目
  REG,框架要搭建,模式要成型
  老实说,这是唯一一门相对美国本土考生而言我们比较有“优势”的一科了,为什么这么说呢?
  REG重记忆
  它主要是需要时间理解与记忆,需要不断完善一个崭新的税务框架,一个不同于中国会计师准则的US GAAP框架。高·顿小编认为,最好、最靠谱的复习方式就是多看书、多背书、多理解、加深影响,美国税法概念是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新型财务意识,对于中国财务人来说,是一种新的意识“挑战”,很多时候要站在不同于中国税务概念的角度上思考问题,这同样也是一个近乎“苛刻”的要求。
  学习REG,第一要理解税务计算的基本步骤,第二是之间的扣减免税法则烂熟于心,最后涉及到Credit和Payment,就会出现refund和due,多退少补啊什么的。
  在框架里调整、扣减、比较的时候一定不要混淆概念,所以说,REG最考验记忆力了,老师说多背多看问题不大的,相信自己!
  AUD,理解式思维,思维式理解
  这一科更注重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解,客观来说就是把财务不当做花钱的部门而是赚钱的部门,如何给公司增加收入,如何为公司减少支出的反向思维更容易带入考试中。
  AUD重思维
  它主要侧重三个方面,审计准则、审计操作、审计政策。分别于行业标准体系有关、行业实际技能有关、以及行业监管部门有关。体系是框架,掌握框架的时候一定要站在最高点俯视,将整个体系一览无遗的收在眼中,分别找到其中关键点,搭建整个框架就没问题。
  其实审计大部分与政府政策有许多关联,你需要了解当下政策优惠、政策变动等政策走向,掌握这些对整个审计的思维理解就完全展露眼前了。高,顿提醒一下,AUD考试大题可以翻查文献,有些可能会找到类似例子,所以不要放弃。
  BEC,概念化学习,分化关键点
  BEC更多会接触到经济学内容,其中一些关键点就是考点,所以这一科不需要背诵记忆、不需要官方解析,只要你会抓关键点,面对考试轻而易举。
  BEC重概念
  商业环境与理论其主要考核目的不就是为了拓宽考生的宏观经济、信息系统、公司业绩等知识么?根据gaodun网站上提示,在备考中,需要考生不要为了考试而考试,把所有知识点理顺、通读、理解,进行针对性训练,BEC的计算模式通常会很固定,BASE、比率等。
  写作的话,同样有固定格式,先介绍概念,然后分析差异,最后写出不同点,哪怕没把握也不会影响过多,当然要多多练手,不要跑题就行。
  每一科都有自己的特点,分点攻破,更易通关。
  文章来源:高顿,更多USCPA资讯【请关注微信号:gaodunaicpa】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,未加入此版权信息,盗版者将追究法律责任!
分享:
声明:
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

相关文章